百事通!韩愈:平生胆气尤奇伟,何止文章日月光
来源:哔哩哔哩    时间:2023-05-15 16:05:21

提到韩愈,相信大家都不会太陌生,无论是初中时候学的《马说》,或者是高中阶段的必背古文《师说》,大家都是记忆颇深了。至少韩愈在文章上的地位,是被义务教育所公认的了。而关于唐宋八大家的说法,则是在明朝,茅坤根据唐顺之等人的编法而提出的,也称作散文八大家,明朝文人当然也将韩愈推到了唐宋八大家之首。就算是苏轼对韩愈也是推崇备至,他在《潮州韩文公庙碑》里评价道:“文起八代之衰,而道济天下之溺;忠犯人主之怒,而勇夺三军之帅。”苏轼的这个评价也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认可,宋神宗还甚至册封韩愈为“昌黎伯”,让他得以从祀孔庙,这对于一个文人来说无疑是极高的殊荣了。

为什么唐宋以降直至近代对于韩愈都是一致的好评呢?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韩愈的故事:

公元768年,韩愈出生。此时距离安史之乱刚刚过去了13年,大唐已经难以恢复往日荣光,藩镇割据,党争不断,宦官干政,一蹶不振。韩愈是河南河阳人,当时唐代十分重视门阀郡望,也就是要拼家世、拼背景,所以韩愈自称“韩昌黎”,也就是想凭借“昌黎韩氏”这一头衔撑撑场面。韩愈的父亲韩仲卿,官做的不大,只是个从六品的秘书郎,但是人家和唐代顶流李白杜甫是好朋友,李白还称赞过韩愈的二叔文章卓绝。可惜的是,韩仲卿在韩愈三岁时就去世了,韩愈从小在长兄韩会家中长大,韩会比韩愈大了整整三十岁,兄嫂都对韩愈极好,几乎承担了父母的责任。直到韩愈十岁,兄长韩会因为受到宰相元载的牵连,被贬到韶州做刺史,在如今广东韶关一带。兄长带着一家人跋山涉水、风餐露宿,结果刚到韶州就病逝了。失去顶梁柱后,寡嫂带着韩愈先是将韩会的灵柩送回河阳老家,后来又颠沛流离到江南,家里的生活很艰难,但是长嫂照顾韩愈仍然竭尽心力。此时韩愈的三个哥哥全部去世了,这一脉就是韩愈单传了,重整家业的重担就这么早早地压在了韩愈的肩上。


【资料图】

科举成了韩愈的唯一出头之路。但韩愈的科举之路也同样坎坷,他三次科举不中,而昌黎韩氏的荫蔽也帮不了他许多,甚至长安的米都很贵,韩愈就算留在长安考试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,韩愈甚至连饭都吃不起了。靠着族兄韩弇和韩家世交北平王马燧的的接济,韩愈得以再考第四次。从这里就不难看出家族和身份在那个时代的重要性。幸运的是,韩愈第四次考试时碰上了一个人:陆贽。就仿佛数十年后对待李贺的韩愈那样,陆贽一眼就发掘出了此时韩愈的潜力,把他评为了第十三名。不得不说,陆贽这个人眼光确实了得,他评出的这一榜进士,除了韩愈,还有后来当上宰相的李绛、崔群,王涯。韩愈对于陆贽自然也是感怀于心,于是写下了那篇《马说》:“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”

韩愈在年少之时曾有一梦,梦中有一个人和一卷丹篆,自己被迫强行吞下丹篆,旁边还有一人在拊掌大笑,顿时觉得惊恐不已,随即便醒来了。醒后,韩愈只觉胃中似乎犹如有物体噎住一般,而且尚能记上其中一两字,笔法非凡。在长安韩愈见到了孟郊,总觉得似曾相识,细想之下才惊奇地发现,孟郊就是那个梦中在旁大笑之人。

在唐朝,想要做官,中进士之后还要参加吏部选拔考试,结果韩愈又是三次不中。在韩愈和科举互相折磨的这段时间里,他的长嫂郑氏病逝,这件事对韩愈的打击很大,他写下了一篇《祭郑夫人文》来哀悼,文中写道长嫂对自己的照料“念寒而衣,念饥而飨。疾疹水火,无灾及身。劬劳闵闵,保此愚庸。视馀犹子,诲化谆谆。”韩愈为长嫂守丧五个月后,回到长安,一直蹉跎到27岁,也没有谋到个一官半职。眼看着还有一家老小要养活,韩愈只能放弃进入中央的机会,跑到宣武节度使董晋手下任职。结果三年后董晋又去世了,韩愈扶着董晋的灵柩去往洛阳,结果碰巧躲过一劫。原来韩愈前脚刚走,后脚宣武军便兵变叛乱,把留守的官员全都杀了,韩愈因为送丧因而保下一命。

后来韩愈回到长安,又考了第四次吏部选拔考试。这次终于考上了,当上了国子监四门博士。在这期间,韩愈见识到了国子监中许许多多的官二代学生,写下了《师说》,还有《进学解》:“业精于勤,荒于嬉。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”据统计,《进学解》中产出了二十多个成语,而根据《韩昌黎集》四十卷统计,韩愈一共创造了331个成语留存于世,可谓不折不扣的“成语制造机”。但是国子监教授的俸禄实在微薄,无法养活一家老小,韩愈后来又托关系当上了监察御史。不久就遇到了关中大旱,京兆尹李实谎报灾情,韩愈实地考察后发现饿殍遍地、死伤无数,一怒之下写下了《论天害人饥状》告到了皇帝面前。结局毫无疑问,韩愈被贬到了连州阳山当县令。幸好没过多久,朝廷变了天,唐宪宗即位登基,又把韩愈接了回来,扔到国子监继续当教授。就这么到了45岁,韩愈终于在长安买了套房,他很高兴地写了首《示儿》:

“始我来京师,

止携一束书。

辛勤三十年,

以有此屋庐。”

这之后,韩愈的人生将走向巅峰。元和九年(公元814年)十月十九日,节度使吴元济叛乱,宰相裴度挂帅出征,请了韩愈当行军司马。韩愈分析战场局势后,就向裴度请战,提议带领精兵千人突袭蔡州,抄了吴元济老巢,只是裴度并没有采取这一建议。后来李愬雪夜提兵攻入蔡州,果然生擒吴元济,这一大功差一点就成为韩愈的了。

后来因为平乱有功,韩愈被封为刑部侍郎。可还没高兴个几年,元和十四年(公元819年),唐宪宗意图迎佛骨到长安,韩愈认为佛道阻碍了儒士的空间,而且劳民伤财,于是上书《论佛骨表》硬怼皇帝,文中甚至还说君主信佛就位促寿短,相当于指着鼻子骂皇帝活不长了。唐宪宗看了,一怒之下要把韩愈扒皮抽筋,好在文武百官极力求情,最后把韩愈贬到潮州当刺史。

韩愈到了潮州之后,对当地的教化起到了巨大的影响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,潮州一直都是以南越文化为主体的,与中原文化迥然不同。韩愈在潮州大力承办教育,教化当地人民,让潮州走向了中原文化的范畴。所以到现在潮州都还有很多韩文公庙,将韩愈视为神明。潮州最重要的山、江,也被改名为韩山、韩江。

韩愈来到潮州后,有一天在街上碰见一个和尚,面貌十分凶恶,特别是翻出口外的两个长牙,韩愈想这绝非好人,心想着要敲掉他那长牙。韩愈回到衙里,看门的人便拿来一个红包,说这是一个和尚送来的。韩愈打开一看,里面竟是一对长牙,和那和尚的两只长牙一模一样。他想,我想敲掉他的牙齿,并没说出来,他怎么就知道了呢?韩愈立即派人四处寻找那个和尚。见面交谈后,韩愈才知道,原来他就是很有名的潮州灵山寺的大颠和尚,是个学识渊博的人。韩愈自愧以貌看人,忙向他赔礼道歉。从此,两人成了好朋友。后人为纪念韩愈和大颠和尚的友谊,就在城里修了座庵,叫“叩齿庵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个大颠和尚就是《后西游记》里前去西天取经的大颠法师。

在潮州,还有韩愈驱赶当地鳄鱼的故事。当时潮州鳄鱼成灾,百姓家禽时常被吃,韩愈就写了一篇《潮州刺史谢上表》,然后把火药捆在猪羊身上,扔到河里,对鳄鱼发动了嘴炮攻击,直接一顿垃圾话输出,命令鳄鱼不准祸害百姓,必须迁离此处。凑巧的是,几天之后,鳄鱼就真的迁走了。百姓对韩愈就更加敬佩有加了。

没过多久,韩愈又被召回长安,出任兵部侍郎。刚上任就发生了将军王廷凑杀了节度使田弘拒抗朝廷的事件,皇帝派遣15万大军征讨,史称“镇州军变”。结果朝廷军被王廷凑打了个稀巴烂,朝廷只好派人招抚王廷凑,请求息兵罢战。王廷凑杀人如麻,尤其又因为当年的颜真卿也是因为招降李希烈遇害的前车之鉴,没有人愿意去接这个苦差事。此时的韩愈已经年过半百,毅然决然地申请招降。当时的宰相元稹还对皇帝说到“韩愈可惜”。就几乎所有人都以为韩愈这次必死无疑,在韩愈走到半道的时候,皇帝后悔了,觉得死了一个韩愈太可惜了,就派钦差快马加鞭追回他。可韩愈却对钦差说:“止,君之仁。死,臣之义。岂有受君命而滞留自顾之理。”说罢,头也不回地疾驰而去。到了镇州,迎接韩愈的是刀兵甲胄,还有随时准备杀了他的王廷凑。韩愈闲庭信步走进大营,对叛军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,最后王廷凑设宴款待韩愈,宣布休兵罢战,苏轼称赞这件事为“勇夺三军之帅”。

回来后,韩愈升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,走上了自己人生仕途的顶点。两年之后,长庆四年(公元824年),韩愈在长安家中病逝,终年57岁。被追赠礼部尚书,谥号“文”。

韩愈这个人,就和他的散文一样,大胆、率真。慷慨激昂。就是这样一个上怼皇帝,下怼叛军,水里骂鳄鱼的硬核狠人,韩愈做到了从一而终的纯粹,他挑起了韩家的重担,他没有辜负兄长和长嫂的期盼,他活出了那个最精彩的自己。对于韩愈的评价,那一个谥号“文”字,足矣。

文档为群内聊天内容整理,发言仅代表个人看法,欢迎各位提出自己的想法,如有意见或建议(包括捉虫等),请联系群内管理员!

想一起参与讨论,欢迎加入散题书院,门牌:1045099671

主讲:糸色望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精彩推荐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亚洲卫浴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22870号-9   联系邮箱:553 138 779@qq.com